作品讨论|沈国华 冯雪:文旅融合视阈下文旅类节目的创新路径探析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文旅类节目在展现各地风景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成为整合文旅资源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创作者不仅以类型、形式和叙事视角的创新不断拓展文旅类节目的内容边界、深入挖掘地方文旅资源的潜力,还关注如何通过技术和创意的推进,为观众提供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矩阵式、立体化的传播渠道,以及IP联动的新探索,也显现出此类节目求新求变、相时而动的创新意识。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4年第9期。
文丨沈国华 冯雪
责编丨李璇
01
增强具身体验
(一)在空间中“游观”
(二)与“体验团”共同参与
(三)在深度的感官体验和场景“漫游”中加强沉浸感
02
机制创新:边界拓宽与多元表达
(一)以类型创新拓展节目边界
(二)在形式创新中探索表达的新路径
(三)以叙事创新拓宽视野
03
媒介融合与IP联动:文旅类节目的传播路径探索
(一)以矩阵式传播赋能文旅发展
(二)在立体式传播中放大话题度
(三)以IP联动助力“出圈”
结语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第45页。
②《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蚂蜂窝发布〈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https://www.ctaweb.org.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545,2021年4月27日。
③曹思和:《[观察]“电视陪你看中国”引领文旅节目创作》,https://mp.weixin.qq.com/s/kemv1VwOYcsMX0OfEejvaA,2024年4月29日。
④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心理学报》2014年第7期。
⑤周逵:《沉浸式传播中的身体经验:以虚拟现实游戏的玩家研究为例》,《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5期。
⑥Astrid Erll,“Travelling Memory,”Parallax, no.4(2011):12.
⑦[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张定绮译,中信出版社,2017,第67页。
⑧《同程研究院与TMI联合发布〈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版)〉》,https://tech.cnr.cn/techph/20230602/t20230602_526273680.shtml,2023年6月2日。
⑨牛梦笛:《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超十亿》,《光明日报》2024年3月28日第9版。
⑩《青山绿水间,每一帧都写满「家」的浪漫》,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xMTMwOQ==&mid=2705849345&idx=1&sn=bd968458e9fc610853fa772bd575afe5&chksm=8209dde3b57e54f5bdf959549c66d753835cf07effc4db24cbc634e2977edf1c26ddf60e95ee&scene=27,2022年11月28日。
⑪[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34页。
“现象与观察”栏目
编辑:秦莹莹
责编:孔令顺
关于我们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简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COLLEGIAL ASSOCIATION FOR VISUAL ART,英文缩写:CCAVA。学会现有会员4000人,主体由全国高校专门从事广播与电影电视、动画与数字艺术、网络视听与新媒体等领域教学、科研、创作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