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岁末盘点:胡智锋教授卸任北电领导职务,重返北师大讲坛




学会岁末盘点



胡智锋教授卸任北电领导职务,

重返北师大讲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创建40周年,学会于10月21-22日隆重举行了纪念庆典暨年会,各专业委员会也纷纷举办了各自的年会。临近岁末,盘点学会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个会员们普遍关心的事情,就是老会长胡智锋教授的职务与人事关系变动事宜:学会第三任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教授已于今年四月初卸任了北京电影学院领导职务,于9月初重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教。2020年6月3日胡老师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岗位调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日常行政工作)职务。今年2月胡老师正式提交了辞去北京电影学院行政领导职务的申请,北京市委已于今年3月下旬批准了这一申请。重返北师大讲坛,胡老师将把工作重心转到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近日,学会秘书处就此对胡智锋教授进行了访谈,本号特将此访谈刊发,以飨各位会员。

着眼大局、面向未来

——胡智锋教授访谈


秘书处:胡老师您好,今年学界和业界特别关心和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您已经卸任了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日常行政工作的副院长的职务,我们也注意到从时间上来看,您还没有到法定退职卸任的时候,那么您提前卸任的这一决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胡智锋:卸任北京电影学院的行政领导职务并不是临时产生的一个想法,应当说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考虑。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专业艺术院校,同时也是党和国家迄今唯一一所公办的电影类高等院校,因此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日常行政工作的副院长这样一个岗位上确实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留任与卸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对于电影教育、影视教育大的格局来看也是有较大影响的,所以在这个岗位的人不仅要从一般的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考虑,也要从事业发展的整体格局去考量。具体到此次我的卸任,主要也是从学校事业发展大的格局需要来做出的选择,考虑到年龄的原因,作为市属高校,按照北京市统一的干部管理规定,行政管理岗位一般到60周岁就不再续任了,考虑到我今年2月份就满58周岁了,距离60周岁退职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虽然也可以干到法定退职年龄,但我想那样势必会给组织考察选择接班人留下的时间太短,早一点退出将给组织留下相对充足的时间去考虑,这对于学校乃至整个电影教育、影视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从整个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来看也是比较稳妥和负责任的,这也是身处这个岗位的人应当有的一种对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我个人来说,能够在北京电影学院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工作我深感荣幸。但是我觉得与这个平台和岗位带给我本人的一些光环和成就相比,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考虑这个平台和岗位的未来时,而不仅仅是过去时和现在时。一个有责任心的管理者不仅是要干好自己眼下的事情,更要谋划和着眼于学校事业的未来,因此我想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早一点退出对于学校事业的发展来说应当是利大于弊的。


同时,我本人长期从事影视学术和影视教育工作,在行业和社会上更多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的,作为传媒与影视学术领域第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性需求,理应为中国特色影视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建构发展,为培育更多更好优秀的高端后备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客观来说,繁杂的行政管理事务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用于专业学术领域的投入受到了很大影响,如果能够尽早退出行政管理岗位,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专业与学术的工作,从大局上看,或许是更紧迫的一种需要,从个人的兴趣和专长来看,尽早做这样的选择,对于影视教育影视学术的发展大局来看也是合适的。



秘:您先后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三所学校工作,在您看来,这三所院校的戏剧与影视学科各有什么特点?


胡:这三所学校在戏剧与影视学科都是非常有特点也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的。相比较而言,中国传媒大学更凸显的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特点,就是她的政治敏感度会更高,她的反应速度更快,社会的传播力更强,中国传媒大学的整个教育内容和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也偏重这个特色。


北师大的戏剧与影视学科更加突出她的人文性和综合性。作为一个百年老校,北师大有着深厚的人文的传承和厚重的人文积淀,同时又包含了文科、理科等多个学科门类专业,像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学科专业,也都具备着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北京师范大学有着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北京电影学院相对来说她的专业性和国际性更加突出。她的影视类专业按照文、导、表、摄、录、美等等这种更加专、更加细的专业分工来设置,同时她与世界各国在国际电影节展等国际交流中所呈现出来的参与度都要更加明显,所以她的国际性的合作也是比较丰富和突出的。



秘:在这三所学校工作期间,您都参与了大量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这其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特别值得回忆的事情呢?


胡:在中国传媒大学我觉得我非常荣幸地参与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创建,也成为了广播电视艺术学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有幸参与到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论证当中,把一个基于广播电视本科教育的专业提升为一个更加有学科覆盖力的新兴学科,并在世纪之交国家第一次设立重点学科评审当中作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代表前去参加答辩,成功入选首批艺术类的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2010年在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础上,我又首创了传媒艺术学,并建立了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从2011年开始招收传媒艺术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这应当算是对整个戏剧与影视类学科的一个全新拓展。在离开中国传媒大学之前,我带着团队参与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核心论证工作,并作为学科带头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冲进了“双一流”和“A+”的序列,成为戏剧与影视学科的三个“双一流”和两个“A+”院校之一。2016年年底调入北师大之后,正好赶上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收尾,我又作为北师大的该学科带头人参与了学科评估,并且也成功地带领团队让北师大戏剧与影视学进入到“双一流”“A+”的序列。2020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以来,学校工作受到某学术不端事件的极大影响,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仅获得“A—”,大家对这样的结果也有着颇多微词和意见,包括行业内外也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学校也背负着各种压力。我来学校工作,马上重点抓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的筹备,开始一家一家地来整理思路,提出了提升学科水平质量的一些理念和举措,经过反复的打磨和切磋,带领电影学院的工作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前不久最新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已经推出,电影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成功地从“A-”升格为“A”,艺术学理论从“B-”升格为“B”,美术学保持“B+”。经过这些努力,明显让大家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确,也产生了更强的凝聚力。当然,这三个平台的学科建设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绝不是我个人的一己之力,而是每个平台举校之力打造而成,本人只是有幸参与其中,并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因此,对此结果本人也倍感欣慰。



秘:您来到电影学院也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三年多的工作当中您觉得有哪些值得回忆与分享的的事情呢?


胡:这三年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工作,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目标的明确和推动。从来到学校开始,我就在考虑一个拥有7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艺术类的老校和名校怎么样在新时代释放她新的活力,这就需要首先在理念、核心目标上要凝聚共识。这一点我们经过反复的多层次的商议和探讨,最后也是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学校“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目标,这一点也获得了学校从上到下的广泛认同。对于这一核心目标的打造,既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在影视教育当中的具体体现,又是面向世界在世界与中国两个维度上去发力,既务实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一个目标。这一核心目标也写进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四五”发展规划,成为凝聚全校共识的一个核心理念。


第二,是“两手抓”,一个是“抓队伍”,一个是“抓成果”。说到“抓队伍”,我来学校不到一个月就感受到职称评审对广大教师的巨大压力。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决定对以往职称评审规则做重大调整:一是评审时间由以往的每年年底调整到上半年,这就保证了每位职称获聘晋级的老师在当年就可以兑现相关待遇;二是对部分评审条件做了较大调整,如科研成果由原来与普通院校一样的C刊论文发表,调整为“国家级报刊”,把“报”加入进来并非降低标准,而是意在强调只要是有一定学术含量、思想含量的学术成果,不管在哪种平台上刊发,都可以获得认定。这样的调整对于学校不少有相当创作成就和社会与行业影响力的,同时又是好老师的那些人才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这样的改革是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对学校的队伍建设和师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还有就是教授分级的工作,从2008年教授分级启动以来,学校已经长达13年没有再启动了,这就导致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和教授遗憾地错过了晋级的机会,这个问题长期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和解决。这一方面确实有指标限制等原因,更多的困难还是在于评价的难度,用什么标准更科学、更合理,也能让大家都服气,这确实是一个大的难题。对此,我们经过反复的推演,就评审条件尤其是评审方式做了较大的调整,既不单纯依赖外审专家,也不简单化地采取参评者回避的方式,而是根据学校实际以校内较为权威的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或许有自己评自己的情形,但相信大家会站在学校角度投出恰当的一票。评审结果大家完全接受和认同,这也解决了长达十几年一直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另外就是“抓成果”。应当说北京电影学院在过去若干年间都有着非常好的创作传统,但是由于电影生产这些年高度的市场化、产业化,原来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相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小投入的,教师带学生的这种艺术创作的传统,现在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学校的青年电影制片厂也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困境,因为很难有大的投入,也就不大好做这种常规的电影生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与时俱进地推动了青年电影制片厂的企业化改制,从这些年逐渐变为学生毕业联合作业的管理机构开始改革变为青年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在公司改制之后,我们下决心主抓一部自己独立出品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电影创作。在2021年我偶然在《新华文摘》上发现了一篇转载的作家艾伟的小说《过往》,讲的是一个独特的越剧艺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故事,它触及到了传统文化、触及到了当代的改革,也触及到了人性深处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纠葛,是一个非常好的文艺片素材,后来经过跟相关的领导、专家和青影厂的领导沟通,我们下决心投拍这部名为《追月》的电影,我们从学校自有资金当中拿出部分启动经费,又得到了爱奇艺的大力支持,在双方联合制作下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全部创作。整部电影从文学原著的版权购买,到剧组的搭建、经费的安排再到最后的制作完成,全链条全过程都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出品。这部片子后来也入围了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成为四部入围的中国影片之一,同时也在国家电影局等评审中获得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前不久刚刚又荣获了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电影提名,尤其是何赛飞老师荣获了本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她在现场的即兴感言真诚质朴,恰如《追月》的电影品性,得到了无数影迷的热情喝彩,《追月》也被认为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文艺片佳作,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具有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电影学院的创作不仅是电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舞台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到近年来整个国内外的表演艺术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让我们的表演教学和表演创作能够保持国内外一流水平,同时又对相关的各个专业都能够有一个综合性的拉动,最终我们选择了音乐剧作为一个突破口,因为音乐剧的表演最复杂也最困难,可能是训练学生表演最为综合全面的一个载体。同时音乐剧的艺术创作元素又比较丰富,涉及到编、导、演、摄、录、美等各个专业领域,能够吸纳更多电影学院的这些专业介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正好借助新引进的一批老师,把原来空政文工团的歌剧《江姐》改编成大型原创音乐剧,这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在2022年9月先后于怀柔新校区大剧场和中央歌剧院新剧场上演,收获了极高的社会反响和效益,也因此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最高等级的支持。音乐剧《江姐》的推出也极大地带动了校内各个院系对舞台艺术和艺术创作的热情,都在积极地打磨自己的舞台艺术和艺术创作项目。


另一方面学术成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这两年我们的学术论文在《新华文摘》有多篇转载,我们还举校之力打磨并隆重推出了第一套“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第一辑)十本,并在《人民日报》获得了浓墨重彩的推荐,应当说是近年来影视学术领域最集中、最厚重的学术代表性成果之一。


第三,是“三个建设”,也就是制度建设、品牌建设、文化建设。首先是我们的制度建设,在我来学校之后,很快就发现我们的许多事务性工作管理上缺乏依据,造成了各个部门、院系之间运转不畅,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推动,我们联合学校纪委将学校现有的600多条规章制度做了全面的“立改废”梳理,对已经过时的规则予以废除,对可以完善修订的进行整改,对该确立的重新确立新的规章制度,让学校能够在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上来平稳推进,包括相关的审计、巡察等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推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从而减少了各种不必要的摩擦和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其次是我们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我们特别注重包括各种学术品牌、创作品牌、活动品牌的打造。就像我们的“学院奖”,从1992年首届“学院奖”推出之后,“学院奖”已经停了28年,这期间广大校友强烈呼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再继续进行,在我来到学校后,借着校庆70年的机会重新启动了“学院奖”,在时隔28年之后将这个老的品牌恢复,获得了校内外特别是业界的广大校友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产生了非常高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国际性的活动像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一直是我们承办主持,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ISFVF)我们在疫情期间坚持不中断,通过线上的方式来推进,让这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同时我们也打造了许多创作品牌,像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追月》和《擎光者》系列短片等创作,也在校内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打造了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的创作品牌。对于学术品牌的打造,我们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接连举办包括“电影学青年电影学者论坛”在内的多个学术论坛,以此来不断释放我们的学术影响力。最后是文化品牌的建设,文化建设更多的是通过“党代会”“教代会”以及中青年干部培训和新教师入职培训等活动来让大家去培育一种对学校、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样的一些常态化、制度化的活动让大家在相对自由的交流和沟通中来获得对学校的认知和理解。当然,还有更加常态化的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开学第一课”等等,都打造了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我们的“三人民艺术观”和“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深入人心。此外一些特殊的比如像冬奥会、“建党100周年”“建国70周年”活动的参与,以及我们学校师生唱响《领航》的MV登上了《新闻联播》,这些都营造了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极大地提振了学校的精神力量。


第四,是四个工作亮点,在教学、科研、学科、国际化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学方面,经过多年努力,有10个专业都进入了“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在“软科”专业评价当中也有11个专业进入到了“A+”等级,学校也拿下了两个教育部首批新文科实验项目和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科研方面,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最终结项评价为“优”,另外学校还举办了“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论坛”“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电影发展之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论坛”“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温暖现实主义”研讨会等重要的学术活动,在学界和业界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学科方面,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等学术学位全面提升,电影、广播电视、美术几个专业学位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当中也都进入了“A类”序列,论文抽检连续两年零问题,学校师生还获得了北京市“优博”和优秀导师。学校一位老师成为今年新晋的戏剧与影视学科唯一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化方面,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学校终于拿下了“电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电影命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也是北京市属高校取得的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


第五,是“五风”办学特色和理念的凝练。这是在校庆七十周年之时由我整理提出的,将北京电影学院波澜壮阔的70年办学特色概括为五“风”:“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红色风韵”是学校鲜明突出的底色。电影事业的奠基性人物齐聚学校,将红色基因带进学校,使学校得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刻浸染,成为党和国家可以信赖的艺术教育平台。“专业风范”是学校引以为豪的特质。作为党和国家主办的唯一一所电影专门高等学校,学校历来被誉为“电影人才的摇篮”,追求专业卓越是学校始终不变的气质。“时代风采”是学校卓然独特的魅力。以第四代、第五代为代表的学校师生,不仅在专业领域,而且以前沿性的审美潮流和文化潮流的探索与呈现,彰显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国家风度”是学校卓著不凡的贡献。七十年间,我们秉持“三人民”艺术观教育,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从人民中汲取灵感,用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在银幕上呈现出令人荡气回肠、留下深刻历史记忆的众多体现国家民族风度的光彩照人的形象。“国际风尚”是学校显著清晰的标识。北京电影学院与全球五大洲电影院校、电影机构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成为中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名校,也成为了最受各国留学生欢迎与喜爱的专业院校。



秘:我们知道您与学会的缘分非常深厚,请问您是哪年加入学会的,又是哪年参与学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的?


胡:我是1988年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工作的,来到学校工作不久,就加入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因为当时学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广播学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就是我的直接领导,时任文艺系主任的张凤铸先生,所以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就协助张先生并参与到了学会的很多具体工作,包括给各位会员发送各种简报、通知,去国家教委、广电部、北京市等各个上级主管部门去协调,以及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等等。我从1995年开始担任学会的副秘书长,参与了学会的领导班子工作,在老会长沈嵩生先生,老会长兼秘书长张凤铸先生等前辈的领导下,参与了学会大量的组织运行工作,包括跟社会的合作,跟主管部门的沟通,跟广大会员、专家的协调等等。这其中,特别是两年一度(2017年后改为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更是头绪繁多,涉及到领导参与、社会支持、经费获得,还有校内外各种资源的协调,以及嘉宾的邀约、论坛的设计,人、财、物各个方面的事务性工作等等,基本上这些都是由我在具体推进。我从1999年开始担任学会的秘书长,不仅是在日常事务层面,更是要在学会的总体布局规划、协调推进上付出更多的精力。1998年首任会长沈嵩生先生离世,张凤铸先生接任成为学会的第二任会长,由于张凤铸会长的信任,也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日常工作都交给我来操盘推进,2001年我担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从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的设计,到2004年开创学会的年会、高层论坛和“学会奖”三位一体的办会模式,都是由我来具体落实实施的,从此,学会的组织运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2008年,由于年龄原因,张凤铸老会长卸任由我接任学会的第三任会长,在这期间学会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可能性。学会以推动与繁荣中国影视教育这样一个宏大命题为目标,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学会的组织运行方式,激发她的内生的活力。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由笼统性的大年会开始进入专业化、细分化的二级机构的整体规划建设的新阶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在“面”上按照学术、学科领域来陆续规划建立了16个二级专业委员会,同时又根据各区域、院校、专业特色,在“点”上设做了各具特色的设计,目前已经成立了24个创研中心。这样就形成了“面”与“点”的结合,将学会推动影视教育的理念拓宽拓展到更专、更细、更深入的状态。


2021年,按照民政部的规定,我已经超过两届的任期,正式卸任学会会长职务,目前担任学会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我也会在这个新的平台上继续为学会学术发展去做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秘:今年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创立四十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想请您谈谈对学会以及影视教育和影视学科发展的展望和期待。


胡: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是迄今影视类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创办四十年来,为推动中国影视教育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回望四十年前,正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学会成立大会,并开启了首期高校师资暑期班,这是第一次较大规模培养高校影视教育专门师资,也从此开启了上世纪80年代“让电影走进大学校园”的志愿。今年十月下旬,我们在学会的创始单位之一的北京电影学院隆重举办了纪念大会暨年会、影视高层论坛及系列颁奖和学术论坛等活动。四十年来,学会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由创办初期的几十位会员已经发展到今天3000多位会员,由电影延展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多个专业学科领域,300多所高校的老师积极参与学会的各项活动,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不断丰富。从学会初创到现在,中国传媒大学始终是学会秘书处所在单位,承担了大量的学会日常工作。学会的发展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们的关怀与厚爱,离不开广大理事、会员们的热情参与与支持,尤其是历届学会领导班子前辈、同仁与秘书处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与付出。在此我要特别向首任会长、北京电影学院的老院长、著名电影教育家沈嵩生先生,向第二任会长、著名影视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张凤铸先生表达深切的怀念,正是因为二位老会长筚路蓝缕、高瞻远瞩,为学会的发展也为推动中国影视教育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才有了今天影视教育和影视学科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期待学会四十年后再出发,在丁亚平会长及新的领导班子率领下,赓续学会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再创新时代学会工作的新辉煌!


今天中国影视教育和影视学科正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新的专业不断出现,学科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我们需要回应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全新命题,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宏大战略目标之下,推进中国特色高质量的影视教育、影视学科的建构、发展、创新问题,如何满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提升的战略性命题,如何培育更多更好优秀影视人才的行业发展问题,以及如何出思想、出作品、出成果,如何打造中国特色影视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等等重大问题。我们当以老一辈影视教育家的境界、格局和情怀为榜样,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面向未来,在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影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汇融合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前辈的新成就和新贡献。


2020年6月3日,履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院长(主持日常行政工作)


2020年10月17日,主持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


2021年5月11日,为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揭牌


2021年7月1日,参加纪念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2021年7月5日,在北京电影学院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讲话


2021年9月26日,陪同中央领导视察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2022 年1月4日,主持北京电影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开幕式


2022年2月8日,《新闻联播》特别报道《北影师生同唱<领航>歌唱幸福生活》


2022年2月19日,在北京电影学院冬奥会闭幕式演员志愿者出征誓师大会上为出征队伍授旗


2022年5月21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电影发展之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2022年7月15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江姐》创排启动仪式


2022年8月12日,电影《追月》入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


2022年8月31日,陪同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同志、时任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同志等领导调研北京电影学院


2022年9月6日,在北京电影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为著名校友张艺谋导演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2023年2月25日,与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谢飞教授等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第一辑出版研讨会


2023年5月25日,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与艺术教育多方对话”并作主题发言


2023年6月19日,担任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并在“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的主席大师班上作主题演讲


2023年9月12日,中国视协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当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2023年10月21日,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的主题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2023年12月8日,主持“中非影视交流合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