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谢晋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谢晋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2月1日—3日,“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谢晋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乐乎楼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杂志承办,上海大学影视创作与批评中心、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研究基地、上海智慧影视创新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提供支持。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上海电影的旗帜性人物,也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前身——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首任院长。在他六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中,共联合和独立导演了三十六部电影,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重要奖项,特别是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谢晋作为唯一一位电影导演,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23年是谢晋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大师,本次会议以“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为核心议题,来自海内外学术界的重量级嘉宾围绕全球视野中的谢晋电影、谢晋电影的人民(文)性、谢晋电影的文化传统、谢晋电影的世界影响、“谢晋电影模式”再思考、谢晋电影的艺术价值、谢晋电影的美学范型七个议题展开对话与讨论。


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斌主持。上海大学副校长于雪梅、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徐春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分别致辞。



于雪梅副校长指出,谢晋导演的电影具有强烈的爱国民族意识与创新求变的艺术追求,这与作为红色学府的上海大学具有精神上的契合性。上海大学与谢晋这两位百岁挚友能够通过学术研讨会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会面”,对于上海大学而言意义非凡。



徐春萍理事长在致辞时表示,经过一系列纪念活动,今天迎来了一场高水准、更深刻的学术研讨,它是今年百年谢晋纪念活动的一个感叹号,这对于梳理谢晋为中国电影留下的珍贵遗产,探讨纪念谢晋电影当下的价值都十分重要。



何小青院长回顾了此前几次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举办的谢晋研讨会,并表示在谢晋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再次召开谢晋电影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这既是对谢晋导演的纪念,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谢晋导演的契机。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谢晋中国电影研究中心”成立的揭牌仪式,上海大学副校长于雪梅与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徐春萍共同为“谢晋中国电影研究中心”揭牌。上海大学刘海波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对该中心的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初步规划,向在场的专家学者发出诚挚的合作邀约,并就该中心的未来发展表达了由衷地期待。


开幕式后,“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谢晋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进入主题论坛环节。



主题论坛一:全球视野中的谢晋电影


主题论坛一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以《谢晋精神刍议》为题进行了发言。胡智锋教授将“谢晋精神”归纳为“人格精神”“艺术精神”与“文化精神”。谢晋的人格精神是“近乎天真的真诚”,发自内心的善良与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谢晋的“艺术精神”表现在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精准把握与精深研究;谢晋的“文化精神”表现在他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精神,以及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与社会紧密关联、理性并具有批判性的精神,这两者综合起来构成了谢晋的“担当精神”。



意大利著名电影策展人、电影史学家马可·穆勒带来了《为情感共鸣的全面电影人辩护:谢晋电影模式与情节剧的持久性》的发言。马可·穆勒回忆了谢晋导演的创作生涯,指出了谢晋“情节剧”的悠久传统,并评价谢晋导演是一位对中国和外国电影都孜孜不倦追求的人,他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智慧与情感,并将自己的思想、信仰融入其中,展示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向。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教授饶曙光以《谢晋电影:人民性与人民美学》展开发言。饶曙光教授指出,要真正理解谢晋电影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需要从人民立场与人民感情入手,谢晋在电影创作中实现了对人民感情的真切表达,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向上的精神底色,完成了“为人民发声,为时代留言”的创作目标,谢晋电影在追求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将儒家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人伦价值融入到电影之中,从现代性的维度推动了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刈间文俊带来了《谢晋电影在日本的影响》的主题演讲。刈间文俊教授回忆了谢晋电影在日本的几次公开放映,强调谢晋导演是中日电影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放映的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导演之一,谢晋电影在80年代扮演了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人民的生活情感的重要角色,被日本观众誉为“关于中国的教科书”,在日本的艺术评论界与电影市场都享誉盛名。



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以《谢晋电影和中国电影传统及当代发展——纪念谢晋导演诞辰100周年》为题进行了发言。陈犀禾教授围绕上海电影美学、新中国电影美学、情节剧、传奇叙事等几个关键词展开论述,指出谢晋电影融合了强调人文现代性、注重现实主义风格的上海电影传统与展现国家叙事的新中国电影美学,并在国家的命运变化之中展开个人的传奇叙事,展现了对个人命运和价值的深沉关注。陈犀禾教授强调,虽然国家美学在当下的中国创作中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是传统上海电影和谢晋电影所注重的人文美学,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发展中仍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


主题论坛二:谢晋电影的人民(文)性



主题论坛二由上海大学教授曲春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聂欣如评议。


复旦大学教授周斌围绕《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论谢晋电影创作的美学追求》议题回顾了谢晋电影的创作历程,总结探讨了谢晋电影创作始终与时代同行的美学追求。


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以《谢晋电影百年思考》为话题,立足现代性与人文情感价值的视野,对谢晋电影中中国文化、传统中国主流价值观和中国人性表现标尺的坚定性进行深入思考,强调了承载人文价值之于中国电影史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以《谢晋: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电影范式的伟大先驱》为切入,着重探讨了谢晋作为心性现实主义的文艺先行者的开拓作用。并且强调谢晋电影以善润真、典型传神、地缘化遇和时代造人的重要价值作用。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聚焦《谢晋电影表演观念及演员训练方法初探》话题,讲述了谢晋训练演员的“三重境界说”,指出谢晋电影表演观念呈现出根植传统、兼收并蓄的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阳以《谢晋电影的“人文性”本体与中国文化传承》为话题,重点关注了谢晋电影在形式、审美与人文性等方面的问题。


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以《穿行在主流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之间的抒情诗人》为题,以影像文本解读的方式为解读谢晋电影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四川大学教授曹峻冰着重探讨了《谢晋电影的人民性表达》的话题,从新时代人民性的立场和视角对谢晋电影进行了深入考察。


上海大学教授刘海波以《谢晋导演的“衰年变法”与“人民美学”拓展》为题,将谢晋电影看成共和国电影努力追求的“人民美学”的典范代表,总结了谢晋从关注主流人群、社会变迁、集体观念向边缘人群、个人情感等方面转向。


主题论坛三:谢晋电影的文化传统



主题论坛三由同济大学教授杨晓林主持,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评议。


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以《谢晋与西部电影及其影响》为题,从电影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考察了谢晋电影的创作经纬,详细分析了谢晋电影的西部书写与美学表征,并总结了谢晋电影对后续西部电影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以《谢晋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为题进行发言,指出了中国传统艺术始终是谢晋电影创作的民族性根源,其体现出融合性、民族性与大众性也是谢晋电影留给当下的宝贵经验。


西南大学教授虞吉以《“代际范式”与“标识性延线”双重审视下的“谢晋电影”》为题,从代际范式考察了谢晋电影的历史地位,指出谢晋对中国电影良心主义与影像传奇叙事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创作中完成了对良心主义的“回味”,对影像传奇叙事的“归位”。


上海大学副教授廖亮、上海大学硕士生许慧娟以《从电影到越剧舞台——论<舞台姐妹>的叙事差异》为题进行发言。廖亮副教授首先对电影版与越剧版《舞台姐妹》的创作始末进行了回顾,随后许慧娟硕士详细分析了两版《舞台姐妹》在叙事层面的差异。


上海大学教授冯果以《谢晋电影中的戏曲表演观——以影片<芙蓉镇>为例》为题进行发言。冯果教授关注了谢晋电影与戏曲之间的关系,指出谢晋在创作中对程式化动作的使用、人物的出场亮相、追求表演的唯美性、歌舞性等与传统戏曲表演的相似之处。


上海大学副教授王艳云、上海大学硕士生石中玉以《档案记忆、灵韵再现与情感互动——从谢晋诞辰百年特展说开去》为题进行发言,指出“谢晋纪念特展”一改往日静态的、凝视的、被动的接收方式,打造出可以随意漫游的记忆空间,让观众可以以“介入”的方式生产出对谢晋艺术人生新的审美体验。


《电影新作》执行主编何国威以《重绘谢晋影像谱系——基于<电影新作>“谢晋专题”的思考》为题进行发言,对迄今为止谢晋电影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并就从人物谱系、作品谱系、海报谱系、跨文化研究谱系等角度重绘谢晋影像谱系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上海大学博士生张文毓以《谢晋电影与上海电影技术》为题进行发言。张文毓博士从电影技术的视角重新回顾了谢晋电影的创作,指出谢晋电影不仅为上海电影技术所较早应用,更推动了上海电影技术的发展,同时上海电影技术也对谢晋电影的艺术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


主题论坛四:谢晋电影的世界影响



主题论坛四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齐青主持,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评议。


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以《全球电影史里的谢晋电影:一个初步构想》为题发言。他以宏观战略式的视角对中国电影史的再出发进行了思考,指出谢晋电影贯穿了中国电影史的整体脉络,是全球电影史书写的良好视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以《谢晋电影的隔代叙事》为题发言,聚焦于谢晋电影“隔代叙事”的艺术特色和思想风貌等问题。对“隔代历史”中“代”的三种含义进行辨析,并分析了谢晋电影“隔代叙事”的主要作用。


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林大根以《韩国观众接受谢晋电影的面貌:以<芙蓉镇>为主》为题发言,他指出《芙蓉镇》是第一部介绍给韩国观众的内地的华语电影,标志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开始,也为第五代电影后来在韩国观众中的流行起到了先导作用。


吕梁学院教授薛晋文以《谢晋“农村电影三部曲”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为题发言。围绕谢晋“农村电影三部曲”中表现出的农村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价值冲突等,阐释了谢晋作品的巨大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上海大学教授程波以《谢晋电影的传奇叙事与当代价值》为题,聚焦于谢晋电影的“传奇叙事”问题,概述了谢晋传奇叙事的两种重要表达特征,并围绕谢晋电影的情节、戏剧张力等因素论证了谢晋电影典型的时代性与当代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萌以《谢晋体育电影的电影史意义及对中国体育类型片创作的启示》为题发言。对谢晋体育电影的电影史意义进行了多维度总结并阐述了其作品对当代体育电影创作的启示。


上海大学副教授徐文明以《文化自信与践行实践:20世纪80年代谢晋的对外交流活动与影片的国际传播》为题发言,结合谢晋的国际电影交流实践活动,从文化自信和实践两方面阐释了谢晋的电影国际交流及其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余佳丽、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崔雨晴以《谢晋导演与世界电影:联接与影响》为题发言,对比了谢晋电影与世界电影创作流派之间创作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了谢晋电影创作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推动作用。


主题论坛五:“谢晋电影模式”再思考 



主题论坛五由《上海大学学报》编审李孝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评议。


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以《大师谢晋:在“体制性”与“作者性”的张力间求索》为题,通过梳理谢晋在电影领域的成长经历,指出其在“体制性”与“作者性”之间进行的探索。


香港树仁大学教授何其亮以《谢晋模式:共和国语境下的“共同作者”产物》为题进行发言,认为谢晋电影广受欢迎不仅因他独特的导演风格,而是更多源于谢晋导演的高超艺术品味、独有的创作能力和鲜明的个性。


中山大学教授陈林侠以《情节剧与谢晋电影的经典化反思》为题,强调了学术研究中对“谢晋模式”的一次批判与两次维护,并在情节剧的类型模式的前提下审视了谢晋电影的经典性。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向宇以《1980 年代谢晋电影论争及其当代启示》为题展开发言,围绕上世纪八十年代谢晋电影论争展开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谢晋电影对于当代电影创作的启示。


同济大学教授杨晓林围绕《谢晋电影叙事模式得失探微》的主题进行发言,对谢晋电影叙事模式的优点与历史局限进行了细致考察,指出谢晋叙事模式赓续中国文人小说和民间传奇叙事传统,并对其优点与历史局限进行了客观地探究。


上海大学副教授周倩雯、上海大学硕士生陈欣以《继承性与时事性:谢晋电影的两个维度》为题展开,借助谢晋电影继承性与时事性两个维度,积极审视谢晋电影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持续关注。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万传法以《“谢晋模式”到“谢晋电影十思”历史考古与理论窥探》为题进行发言,围绕动机考古、内容考古、当下考古等多重方法介入对谢晋学术研究的历史考察,在历史考古与理论窥探的结合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陈壬冰、陈宇舟以《共生与争鸣:社会学视角下影评人职业建构与电影生态系探究》为题,通过影评人职业建构这一角度重新审视80年代的谢晋电影论争,并对这一时期影评人的举动进行了再解释。


上海大学博士生张广达以《“谢晋模式”之后:上海电影改革窗口期再检讨(1987-1991)》为发言题目,从历史层面考察了1980年代后期上海电影遭遇的三重打击,并着重探讨了“谢晋模式”之后上海电影改革错过的第一个窗口期。


主题论坛六:谢晋电影的艺术价值



主题论坛六由四川大学教授曹峻冰主持,上海大学教授程波评议。


上海大学教授蓝凡以《谢晋的景观修辞导演手法略论》为题发言,指出谢晋将“景象”转换为“景观”的三种修辞手法与传统电影叙事的修辞手法呈现出一致性,但也为其影片注入了“传统”的活力。


上海大学教授任华东以《纪念·传承·超越:谈谢晋“反思三部曲”的当代价值》为题进行发言,对“反思三部曲”的时代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谢晋电影展现出了现实主义创作魅力,但也需要辩证地对待其现实主义。


《谢晋三部曲》作者、一级作家顾志坤以《我写<谢晋三部曲》>》为题,结合自己与谢晋导演的交往经历和创作经验,对谢晋的精神底蕴展开了描绘,并分享了他在书写谢晋过程中的感受。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春以《“生活世界”与“政治世界”的和解——以情感结构理论再议<天云山传奇>》为题,结合具体文本对谢晋导演的叙述策略与文化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谢晋一直在寻求“生活世界”与“政治世界”的融洽。


上海大学教授齐伟、山西师范大学讲师王飞翔以《银幕之外:群众影评与新时期谢晋电影的“交互式创作”》为题发言,通过关注新时期上海群众影评的发展问题,对谢晋“交互式创作”的内在逻辑与创作意义做出了探讨。


复旦大学教授龚金平以《谢晋“反思三部曲”的伦理解读》进行发言,结合“反思三部曲”对政治伦理与感性伦理进行了概念区分,指出谢晋导演是基于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对两种伦理进行了转换。


浙江传媒学院讲师袁道武以《情理辩证法与“中间距离”——论谢晋电影中的传奇叙事》为题发言,立足于谢晋电影“苦情戏”叙事的创作特征,审视了谢晋电影的“情—理”结构,认为其辩证的处理方法赋予了传奇叙事以新范式。


上海戏剧学院讲师方文以《谢晋电影表演观念与方法及其当代意义》为题进行发言,着重讨论了谢晋导演“程式化”与“现代性”的表演观念与导演方法及其对当代电影创作的深远影响。


上海大学副教授陈晓达以《浅谈谢晋喜剧电影的创作特征——以<大李小李和老李>为例》为题,对这部喜剧电影的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认为影片淡化了现实主义批判力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


上海大学博士生高榕以《电影的跨媒介实践——儿童电影<啊!摇篮>的叙事共生研究》为题进行发言,讨论了在当代跨媒介叙事中《啊!摇篮》作为跨媒介综合体的生成方式及其文化共建的前景。


主题论坛七:谢晋电影的美学范型



主题论坛七由《当代电影》编审檀秋文主持,西南大学教授虞吉评议。


上海大学教授金丹元以《谢晋的人格魅力与其对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贡献》为题发言,金教授回顾了与谢晋导演的相处,总结了谢晋导演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指出谢晋电影是人们爱看、爱谈、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以《谢晋电影中现实主义场景的历史信息》为题进行发言。吴教授指出,谢晋电影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历史修辞学手法,让影像与真实的历史构成了全透明的镜像式的想象关系,谢晋电影也得以成为权威历史的表象系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聂欣如以《死-生仪式:谢晋电影语言与“现代化”》为题进行发言,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阐明了谢晋电影在“十七年”时期与80年代后两个时期,对影像仪式表达的异同之处,并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西南大学教授刘宇清以《戏·影·人生: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为主题进行发言。刘教授指出,谢晋不是追求形式的导演,也不是追求思想革命的导演,而是最能表达同时代人民心声的导演,是人民的艺术家。


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张颖、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郑佳茜以《重温经典:谢晋电影中的美育观》为题进行发言。郑佳茜硕士全方位梳理与阐述了谢晋导演电影中的美育思想,并阐释其对于当下的意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赵海风以《冲突高潮的“歇制”和“凝固”的影像——谢晋五、六十年代导演风格研究》为题发言,对谢晋导演五、六十年代的主要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阐释了其在电影叙事和电影形式上“民族化”的探索。


上海大学博士生石应鑫以《三美与共:重读谢晋电影的审美特征与时代价值》为题发言,从历时性的视角深挖了谢晋电影中展现出的人民之美、悲剧之美与中和之美。


浙江大学教授范志忠、浙江大学博士生张明浩以《在神殿和剧场之间:谢晋电影的“后世俗主义”图景》为题发言,从谢晋的个人生命与创作史观聚焦了谢晋电影对神性的坚守与人性的表达,进而建构出一种“后世俗主义”图景。


上海大学讲师洪代星以《谢晋电影中的男性书写》为题进行发言。通过对谢晋电影中男性形象的梳理,归纳出引路人、受难的男性、施威的男性等几种人物形象,并指出这不仅是谢晋对上海电影传统男性书写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传统儒家文化在谢晋电影中的表现。


上海理工大学讲师章雄以《视觉与思想的交融:谢晋电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像书写》为题进行发言,指出影像书写是谢晋电影表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主要体现在谢晋电影对视听元素的个性化运用,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也融入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闭幕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丁友东主持,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分别对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


陈犀禾教授指出,谢晋导演不仅在电影创作方面是位“传奇”,他也帮助并成就了上海大学的电影学学科,这同样也是一段传奇的经历。胡智锋教授从“一个聚焦,两种表达,三个特点”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概括,即对谢晋其人、其意与其价值的聚焦,对谢晋的研究与讨论要接着说、重新说,并表达了对“上海传统、中国风格与世界视野”这三个维度的高度认可。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丁友东对本次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谢晋中国电影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表示由衷地祝福,最后,丁书记邀约所有嘉宾再次相聚上海大学,并期待下一次的研讨会可以在上海电影学院的新大楼里继续开展。


另外,本次会议还获得《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海大学学报》《民族艺术研究》《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电影新作》等学术期刊的支持。